今天是徐津阳值得纪念的日子,她收到了中山大学外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书。
徐津阳生长在湖北省的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。但她在11岁那年,收到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后不久被车撞倒,从此便失去了右腿。
1993年,徐津阳接受了当年那辆肇事车单位的安排,成了一家建筑公司的出纳,有了稳定闲适的工作和不低的收入。但她还是想上学。1996年,她看到广州“残培”的相关资料,心动了。徐津阳说,如果11岁是她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,那么22岁的她又有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,这就是南下广州参加“残培”的学习。
1996年夏天,在没有告诉父母的情况下,她孤身一人来到广州,参加了“残培”的考试。很快,她就接到了“残培”的录取通知书。她说服了父母和亲友,辞掉工作,来到广州,开始了人生的再次学习。1999年徐津阳顺利从“残培”毕业,拿到了自学考试的英语大专文凭,并且因成绩优异被留校,开始了教师生涯。
留校后,她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。经过又一个3年持之以恒的努力,2001年6月,她顺利通过了自学考试的英语本科10门考试,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本科文凭。但徐津阳还不满足,在“残培”校长卢守荣的鼓励下,她今年初报考了中山大学研究生,拿到了344分的成绩,高于录取线4分。
徐津阳是被“破格”录取的。今年报考中大外院的有200多名,只录取60多名,比她总分高的人多的是,况且她又是残疾人。但参加录取的老师说,她英语专业方面的能力的确很强,在考研5科成绩中,除了政治和二外,基础英语、综合英语成绩优良,都达到80分。
老师们说,尽管中大外院与“残培”是协助单位,但对徐津阳没有任何特殊照顾。所谓“破格”录取就是,若按总分的排列顺序,加上徐津阳又是残疾人,很有可能被“刷”掉。但最终,因为她的实际能力突出,学校并不因其总分不高和身体残疾而舍弃她。

徐津阳(右一)